阅读历史 |

第209章(1 / 2)

加入书签

身上穿的是胡服,还能说一口纯正的官话。

汉人无疑了!

原来百里晟老家就在西京的某个镇上。

这个镇上有几座大铁矿,几乎全镇的劳动力都在铁矿上做矿徒。

他祖父的父亲是个穷秀才,尽管家道中落到了其祖父这一代还有机会识文断字。

和普通矿徒只知道卖苦力不同。

他家祖父在干活儿期间,京都了曾祖父留下来一些书籍。

后来救过一个盗墓贼的命,对方将生平探穴的一些独门绝技秘密传授给了他。

总之,百里晟的祖父也算是自学成才,大器晚成了!

他在找矿、探矿,尤其是地下坑采的支撑、排水、提升、照明等问题上颇有方法,成为了西京布政司境内最顶级的矿师。

还被西京权贵给供奉了起来。

期间,权贵想让这位矿师将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奈何老爷子是个油盐不进的,毕生所学只传儿子和孙子。

百里晟亲爹不如他的天赋高,但年轻的百里晟没有意识到,祖父教会他的这些技能是如何的宝贵。

成丁后被镇上的同伴带去西京城见世面。

结果世面没见着,醒来就在西域胡商的车队里。

被人下了迷药。

迷迷糊糊间,就被人送来了哈密城。

没有退路可言

百里晟看到汉军找到金矿来的那一瞬间,就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

他愤恨的讲述了自己被胡商掳来的经历。

来了哈密城后自己又遭受了怎样毒打。

胡人的法子简单粗暴。

不愿意为他们干活,就打到愿意干为止。

且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监视着他,他连自尽都办不到。

生生被折磨了半个月就没能扛得住。

待到他养好了身体,胡人就催着他干活。

忠顺王当年的本意是,希望在哈密卫找铁矿用来打造兵器的。

但百里晟的运气实在太逆天了,不出三个月就寻到了那一处金矿。

铁矿再好

还能有金矿金贵

忠顺王就让百里晟带着几百个矿工,在金矿里干起了活儿来。

百里晟不仅会寻矿,在冶铁和冶金方面都有涉猎。

这下,忠顺王就更舍不得杀掉或者放过这样的人才。

他就如此这般在十二个时辰有人监视下,在金矿附近生活到了现在。

矿中无数月,他都不清楚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

说到最后委屈得如孩童一般,嚎啕大哭。

哭完后就努力的向大家展示他的才能,最终自然被甘将军给留了下来。

这不,眼下就派上了大用场。

石炭矿虽然与金属矿不一样,但百里晟比普通人懂得要多得多。

此时,他正指挥着几百兵卒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往下深挖。

经过两天的勘察与计算,百里晟的推断是:

这片戈壁滩上的石炭质量之好、储藏量之大,以现在的采矿效率,一万个矿工采上一百年都采不完。

熊总兵听得双眼发直,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每个矿工每日挖五石,一万人就是五万石!

石炭往年的市场价,大约是一石一百三十文上下。

一天收益,竟然就高达六千五百两银!

一个月下来就是十九万五千两!

一年,一年是多少!

哎呀!两百三十四万两白银!

如此,还能采上一百年?!

越算越激动。

哗!

二十几天前刚落到他手里的金矿,顿时都不香了!

黄色的金子哪有这黑色的金子喜人?

只可惜,肥肉就在眼前却不能马上吃进嘴里。

无它。

这么一大片戈壁滩上没有一丝遮掩,一旦上万人矿工作业必然会引起八方关注。

在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前。

这一大片露天炭矿,还得用石头和粗砂给覆盖起来。

就说愁不愁人?!

除了先锋营和哈密卫的几个核心将领,发现大型石炭矿的消息目前还处于一级保密状态。

这两天,相关将领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把哈密卫的防线往西扩。

有人提议:

“最好在戈壁上修一条长长的城墙,再在城墙上架满几百门炮台!火器里威力最大的还得是大炮,对付胡人的弓骑兵好使!”

有人反驳:

“茫茫大漠又没有天险可倚仗,请问这城墙要从哪里修到哪里?期间,光建城墙就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

“那就在戈壁滩上建一座城池把整片石炭全给圈起来,然后把哈密卫的驻军放几营在这座城池里守着。”

其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