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2 / 3)

加入书签

陌生,上辈子宋齐玉就是靠着这十甲连坐制最终除了匪患,只是耗时太久了。

&esp;&esp;“侯爷以为如何?”

&esp;&esp;“宋大人的法子精妙,互相监督,十家同罪,确实能奏效,但是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底下农户能识字的是少数,这牌子的制作还要靠黔中的各级官吏,这通匪的官吏绝不在少数,此事若是吩咐下去,必定拖沓。”

&esp;&esp;上辈子宋齐玉也是主张连坐制,起初卡在这个牌子的制作上就有半年多的功夫。

&esp;&esp;“那依侯爷的意思是?”

&esp;&esp;凌夜寒思路清晰:

&esp;&esp;“要解决民户之前要先切断山匪与收买官吏的关系,清除内奸,内奸不除这匪患便无穷无尽,我们虽然是奉旨过来,但是这种事儿也不好明查,他们互相打个掩护遛我们就和遛狗似的,这种通匪的罪名必须抓个现行才行,抓一个杀一儆百。”

&esp;&esp;从京城到黔中凌夜寒脚程极快,只用了四天的时间,黔中官员已经提前接到圣旨,这几日中黔中刺史王全安的府上侧门来往小轿不断,三日府中进进出出的人比平常多了几倍。

&esp;&esp;“王大人,上月陛下遇刺,陈大人一家连夜就被凌夜寒下了狱,我在京中打探了一下,陈府一家绝无翻案的可能,这不就是冲着咱们黔中来的吗?这一次陛下派凌夜寒做钦差,怕是不好应付啊。”

&esp;&esp;王全安年纪不小了,提起陈家的事儿他面色阴沉,陈家虽然与他们王家在黔中并立多年,有些积怨,但是两家却也互通婚约多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庆幸他们王家没什么人在朝中当差,不然,京城中的人也不会比陈家的下场好,他抿了一口茶,眼底的神色幽暗阴沉:

&esp;&esp;“陛下不是要剿灭黔中山匪吗?那个靖边侯不是想要立功抵罪吗?那我们就送山匪给他剿。”

&esp;&esp;凌夜寒一行到黔中时,王全安早就率领大小官员在城门外相侯,热情又礼数周全,凌夜寒也没有他们以为的那样冷面傲慢,反而深谙官场之道,到了黔中第一晚,凌夜寒便在王全安准备的接风宴上与黔中众人推杯换盏,席间暗暗表明自己这一次过来是戴罪立功,这差事还要让各位配合。

&esp;&esp;王全安对凌夜寒也有所了解,自小被陛下带在身边,这朝中若说谁最得帝王宠信,那绝对是这位靖边侯不可,连抗旨的罪名都能大事化小,但是他似乎并不怎么参与朝政,多数是时候都是在带兵,陛下派这么一个人过来黔中,恐怕真是为了让他用山匪的人头戴罪立功的。

&esp;&esp;如果真是这样,那反而好办。

&esp;&esp;凌夜寒脸色潮红,微微摆手:

&esp;&esp;“不行,真不能喝了,王大人真是好酒量。”

&esp;&esp;“侯爷也是海量啊,今个下官真是与侯爷相见恨晚,侯爷定要在黔中多留些时日,让下官尽一尽地主之谊。”

&esp;&esp;王全安亲自将凌夜寒送到住处,脸上的笑意揶揄:

&esp;&esp;“夜还长,下官就不打扰侯爷休息了。”

&esp;&esp;凌夜寒垂着脑袋,听出这话语不对,果然,一进屋便闻到了一股脂粉香气,暖黄色灯旁,一名女子香肩半露,光影在她脸上摇曳,勾勒出精致绝美的轮廓,听到门响,她微微抬眼,灯下美人含羞带怯,眼含柔情:

&esp;&esp;“侯爷。”

&esp;&esp;凌夜寒脑中警铃大作,他就知道王全安那东西憋不出什么好屁。

&esp;&esp;那女子站起身走过来就要替他宽衣,凌夜寒一把扣住她的手,那女子是王全安精心挑选的,甚至打了主意让她跟着凌夜寒回京,此刻美人眼底含泪,想要依偎在凌夜寒怀里:

&esp;&esp;“侯爷,奴只是来伺候侯爷的。”

&esp;&esp;凌夜寒装作醉酒,甩开她:

&esp;&esp;“本侯不喜人近身,出去,来人。”

&esp;&esp;门前的亲卫立刻进来,就见凌夜寒衣衫微微凌乱,扶着额头装作醉酒后大舌头嚷嚷:

&esp;&esp;“拉出去,本钦差是奉旨前来,岂能有负皇恩,贪图享乐?快,拉出去。”

&esp;&esp;终于,屋内清净了。

&esp;&esp;凌夜寒试了屋内备的水,没有问题才咕咚咕咚灌进去,让他打水沐浴之后,脸上的潮红褪下去了一些,他这才坐在桌案前开始写折子,自从他出京每日一封折子递送京城,哪怕一日只有赶路他也会罗里吧嗦说上一堆。

&esp;&esp;紫宸殿内太医政轮着给帝王诊脉,萧宸早朝之后便头晕目眩,看折子的力气都没有,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