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esp;&esp;昆仑之事显然已成定局,奚未央作为北境的尊主,所需要在意的也唯有这一个结果,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从来没有太多八卦的兴趣。奚未央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然有数,他又问陆离:瀛洲和归墟近来如何?
&esp;&esp;-----------------------
&esp;&esp;作者有话说:中秋快乐~~~
&esp;&esp;准备出去恰晚饭啦~
&esp;&esp;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esp;&esp;第141章
&esp;&esp;四境之中, 要论起繁华来,无人不会想到东境瀛洲。
&esp;&esp;瀛洲与寻常的仙门洞府不同,他们与其说是一个宗门, 到不如说是一座城池更为恰当。东境都城名唤沧浪城, 这沧浪城不建在陆地上,而在海中,码头上每日会有无数仙舟往返,而真正的瀛洲,便以这沧浪城作为根基,浮空建造于沧浪城之上, 煌煌如同天宫一般。
&esp;&esp;瀛洲素来喜爱向外界展现自己雄厚的财力,他们每一个月, 都会在瀛洲城降下天梯, 让除自己门派弟子以外,想要参观瀛洲城这天上仙境的客人得以登临。当然,这样参观的名额也十分有限,每月仅仅招待九人, 瀛洲公开将这些名额拍卖, 更会煽动竞拍者为此付出极其不合理的价格, 只为了借此彰显出瀛洲超凡的地位。
&esp;&esp;陆离告诉奚未央说:东境与南境的边界, 近一年来常有争斗, 只是瀛洲与归墟两家都是一方主宰, 纵使心中有怨,暂且也不可能闹得更大。只是瀛洲最近似乎,将目光放到了中州。
&esp;&esp;奚未央闻言,不禁沉默了许久,方才低低的说了一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几年东境还可以忍耐, 如今却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了。倘若有谁再给他们一个契机,闹大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
&esp;&esp;诚然,瀛洲的财力曾经的确在四境中居首,但这早已经是曾经了。在这一甲子中,南境逐渐将许多的贸易垄断,同样的一桩生意,以前或许谁都可以做,但如今,你若还想要做下去,就必须要同归墟分成。归墟如今的财富,不讳言的说,早已经远超另外的三家门派,昆仑与玄冥山倒是无所谓,瀛洲却显然是丢了大脸,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esp;&esp;为了维持东境的繁华气象,瀛洲每日里花的钱便如同海水一般。东境各个小门派的纳贡,充其量不过占了瀛洲收入的三成,剩下的一切都要从贸易中来。奚未央年少时,第一次前往瀛洲,也曾被瀛洲的穷奢极欲震惊到,但后来,司空晏教奚未央算了一笔账,他将瀛洲所有有可能的收入全部都加上,饶是如此,也只能十分勉强的与支出拍平,而现实显然要比这样粗略的计算复杂很多,这也就说明了,瀛洲即便是在最好的近况下,每年也几乎不存在盈余。
&esp;&esp;所以,他们承担不起任何的风险变化。否则那座由他们无数代人亲手打造的天上宫阙,便将会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转眼间灰飞烟灭。
&esp;&esp;陆离显然也对这些心中有数,他对奚未央说:虽然做生意这种事情,不讲情分才是本分。但是未央,你知道的,你的那位朋友,我当年就不喜欢。
&esp;&esp;四境的安稳才是最重要的。若是他与瀛洲,与东境没有什么私仇深恨的话,实在大可不必如此苦苦相逼。否则来日一旦真的起了战事,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独善其身。再有,陆离沉默了一下方道:皎皎,你不要怪我说话难听。人心易变,他今时能用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将瀛洲逼迫至此,来日未必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待玄冥山与昆仑,若真到了那样的境地,你又该如何自处呢?
&esp;&esp;钱财是所有人、乃至所有势力的命脉所在,尤其修士眼中所谓的钱财,远比凡人眼中的金银包含囊括的更多。倘若归墟当真掐住了四境的资源财富,便无异于扼住了各大门派的咽喉,不费一兵一卒便让四境俯首称臣,这或许并不是一种幻想。
&esp;&esp;可我们只能旁观。
&esp;&esp;奚未央的情绪显而易见的低落,他对陆离说:司空晏或者不做某件事,他一旦下定了决心去做,就一定会做到极致。只要南境与东境没有真正爆发乱象,那就只是他们双方的内务,我们也好,昆仑也罢,都没有资格插手。
&esp;&esp;除非,是瀛洲主动向我们求助。说到这里,奚未央忍不住的讽笑了一声,他问陆离,但你觉得有可能吗?
&esp;&esp;瀛洲自视甚高,在他们的眼中,只有东境才是礼仪之地,而西境自视清高,北境之地苦寒,南境更是蛮夷。这样的理念在东境世世代代,就算是沧浪城里的乞丐,遇上了其他地方的游客,恐怕心里也要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