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云胡不喜(精修版) 第155(2 / 3)

加入书签

道,以免将她伤的过重……她的眼泪就顺着面颊肆意地流。他吮吸过,又迅速流下来。他只好任她哭下去……他知道这些日子其实她都没有真正痛快地哭出来过。

她需要一场彻底的疼痛,和彻底的哭泣。

一念至此,他将她柔软的身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也不再怜惜她……他的节奏时快时慢,始终掌控着她和他的身体间的韵律。

静漪也不知道这没完没了的痛是什么时候过去的,但她终于被他妥善安置。这一刻到来的时候,她已有些昏沉沉的。

他的身体紧靠贴她,柔软的裘皮像是她的皮肤似的紧紧包裹着她。

她已经没有力气和他说,就算是这样,就算她隔着裘皮能感受到他身体的灼热和怀抱温暖,她仍是觉得冷……而且她要喘不过气来了……她的气息仿佛全都被他夺走了,在他亲吻她和占有她的时候……她想他最好不要把她抱得那么紧,她需要一点氧气……可是她说不出来。

她想着就这么睡一觉也好……他好不容易肯放她睡觉了……或者,也许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也好。

她似乎没有什么遗憾了,如果在这样一个时刻离去……

很快,陶骧就发觉静漪不对劲。

紧贴着他的这具身子越来越烫。

他起身穿衣,从她随身带的药盒里找了阿司匹林。

她摇头不肯吃。

他硬是逼着她吃下去,给她喂了水,又给她穿衣……她昏沉无力,还试图自己动手。他阻止了她徒劳地挣扎,轻手轻脚给她收拾妥当,替她穿好衣服。她没再推拒,只是轻声地和他说谢谢。不知说了多少回,终于不说了,那是她已经烧得糊涂了。

陶骧开门出去。

没有人守在近前,他高声喊人。

匆促的脚步声响起来,他看清先跑过来的是阿图。

陶骧告诉阿图,传他的命令,原定计划有变,到达太原后,立刻去医院。

易聚易散的云 (一)

静漪这一病,缠绵病榻又有月余。待她渐渐好起来,已至初夏。其间她就在琅园静养。刚返家时她病得太凶,连陶骧也被陶夫人嘱咐不要打扰到她。陶骧起初尊母命别室而居,后来军务繁忙,连家都顾不上回了。静漪人在病中,精神萎靡不振,颇有段日子是晨昏不辨,有时守在身边的人是谁都认不清,这些倒都不太在心上。况且见不到他,她心里竟是轻松的。只是病中被家里上上下下像只瓷娃娃一样对待,一日日汤药不断,陶夫人还特地嘱托大少奶奶就近照看,又令她觉得很不轻松。

静漪开始用的是西药。胡少波时常带着护士来给她打针。待她病情稳定,便用中药调养。静漪自知自己的病并非全是身体原因,汤药服用得再多些,助益也不大,可这毕竟是长辈之命,又有符黎贞勤谨地看着她服用,少不得不依从。

陶骧一日回来,亲眼看到了静漪喝药的苦状。原本因病就苍白的脸,喝了药之后简直透出青来,想是极苦了。偏偏她又不叫苦,汤药凡端到面前,总喝得一滴不剩。他看得直皱眉。秋薇心疼静漪,服药后就马上给她一颗话梅,她却不吃。

陶骧倒有些纳闷。

秋薇离了静漪跟前,悄悄拭泪。张妈问起缘故,她才说小姐从小就怕喝汤药的,从前太太每次让小姐喝药,都拿话梅哄她的……后来小姐大了,喝药讨话梅,倒是哄太太开心了。

张妈叹气,趁陶骧在家,跟他念叨了几次,说少奶奶的病要静养是没错儿,哪怕让少奶奶去乡下住一阵子散散心也比整日闷在屋子里喝那巴苦的药强。

陶骧当然深知静漪这一病不起,大半是心里来的,张妈的话不无道理。

这天他恰好回来,再看到张妈和秋薇大幅阵仗的端着药上楼去,就说:“这些药就停了吧。没有病,倒拿药培着,也生出病来了。”

他说这话时恰好符黎贞陪着陶老夫人来了。符黎贞先一笑,陶老夫人却皱眉。

陶骧见祖母不乐意了,笑道:“我看她都好差不多了么。”

陶老夫人瞅着他叹气,说:“你懂什么。”

陶骧过来搀扶奶奶,说:“是药三分毒,奶奶。”

“我说你不通,你还不服气。先时刚进门,我就看她像是病后失于调养。别的不说,不到一年两场大病,不下工夫调养身子,日后有她吃苦的时候呢。”陶老夫人竟有些动气。

符黎贞忙劝道:“奶奶,七弟是心疼七妹呢。汤药确实苦。”

她这么一说,陶老夫人倒看了陶骧,“是吗?”

陶骧趁机道:“药是真不能一直吃,奶奶。”

陶老夫人就说:“既是这样,罢了。”

“奶奶英明。”陶骧说。

“不让她吃,你替她吃。”陶老夫人说。

这下连跟在后面的金萱银萱都笑出来。陈妈拎着一个食盒,也险些端不稳,笑道:“老太太要吓着七少爷了。”

陶骧笑道:“我倒是不怕吃苦。就是怕奶奶的好东西被糟践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